> 设为首页 > 加入收藏 > 中文版 > ENGLISH
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精益华仕 > 文章观点

    文章观点

    中国家族企业向德国学什么?

     是工匠精神、家族传承和现代科技形成的铁三角让德国制造立于不败之地,仍凭互联网的风口不曾动摇。“君子务本。本立而道生。”什么是中国家族企业之“本”?富二代培训班讲孝道、并让参会者背诵。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“兵器很多”,关键看你会不会用。

    中国股市虚火盛。新三板上,只要沾上“工业4.0”、“互联网+”,把企业“染”成搞机器人、搞网络的,股价立马被炒上数十倍甚至百倍。有中国版“工业4.0”规划之称的《中国制造2025》公布后,“工业4.0”这一未来全球工业界的最酷标签,成为今年中国的热词。可真正的“工业4.0”什么样?

    据报道,南京有工厂引进了德国最先进的工业设备,但却未能生产出和德国一样的产品,其中的“秘密”就是人的问题。德国产业制造里有一批“工匠”即熟练技工,这些技工对产品硬件的精度、尺寸的配合、磨具的温湿度都能精妙把控,生产出的产品质高价贵、行销全球。而反观中国,以前的“八级老师傅”所剩无几,光有设备不能成活。工业4.0非一日之功,技能积累(所谓know-how)是中国和德国企业最大的差距。

    冷静者质疑,工业水平跨越2.0、3.0,直接上升到4.0,有炒作之嫌。而且,股市上这些概念炒作也完全违背了定向扶持实体经济的初衷。当许多国内企业迷上互联网思维之际,做快做大,唯“快”字当头;而工业4.0的创始国德国却一直秉持“工匠精神”,凭对产品的精雕细琢、追求完美和极致品质行销全球

    以下的德国观察,可略见一斑。

    德国企业为什么不热炒互联网思维?

    7月8日,欧洲东方商学院、德中洞见主办了“2015洞见之德国问道”,之后记者们在德国法兰克福、斯图加特、纽伦堡、柏林等地走访了八家家族企业,其中有保时捷、Ritter Sport巧克力、顶尖铅笔品牌辉伯嘉(Faber Castell)等制造业,还有哈尼尔集团、wilo se、Klüh multiservices等物流服务企业 ,有的已传承数百年。

    保时捷(PORSCHE)是其中较年轻的家族企业,1936成立,已传至第三代。仍以斯图加特为研发和生产中心,在企业现代化的厂区仍保留有红砖老厂房,据保时捷的人员介绍,那是他们传统的标志,也是家族企业哲学所在。

    据记者观察,保时捷有这样三条哲学:

    一是品质精神。这里组装一部车只需9小时,后序检测调适需要5天,出厂则需要数月。保时捷的订单最快也需3个月,有些配置高的甚至需要提前一年预订。尽管需求旺盛,但该企业并不急于扩张。为保障品质,保时捷除玻璃和发动机外,均为手工组装。挡风玻璃过于沉重,机器人操作更精准严实,而发动机拧螺丝较单调费力,也由机器手代劳。而其它工序均为手工组装。

    记者的小结是:好的工人永远比机器人更精准,更有灵活性。这就是制品与艺术品的区别。

    保时捷共有7500组装工人,6500研发和服务人员,可见研发和服务在该企业的重要性。参观时,工厂负责人提醒记者不要踩脚下的黑色磁胶带,那是机器人工作轨迹。所谓工业4.0的优势,表现在订单处理和生产自动化上。在保时捷工厂,工人负责组装,机器人负责搬运,全场通过WIFI遥控和联络,井然有序

    二是不盲目扩张。保时捷保持着细水长流的生产节奏:从来未有所谓淡季,即便金融危机时也不淡。介绍人员的解释是,保时捷的需求是不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,因为这个群体不差钱。由于受厂房限制,又处于市区,保时捷每天只能生产200辆车,年产不过6万辆,仅二三百亿元的产值,和其他汽车巨头动辄上千亿产值无法类比。不轻易急速扩张、不愿加班,与其说是德国家族企业的特点,不如说是德国企业的普遍特点。

    记者的疑问是:习惯了某种既定生产模式,家族企业是怎么适应互联网时代的?

    三是精益精神。宝时捷售价每部12万欧元起,属汽车中的奢侈品。客户一般都是购第二、三辆车时才选保时捷。人们购买的与其是一部车,不如说是精益求精的哲学:你开的是一部艺术品,或者驾驭某种人生态度。据介绍,保时捷的技工至少要培训三年以上,上岗前还要集训二、三个月。为避免单调,各工种之间可以调换,这需要技工是全面手。据记者观察,这里上年纪的熟练工不少,他们一般干到老(60-65岁退休,现在可以延长至67岁)。负责人PierreSchippert 道出了一个令人感到震惊的事实:虽然保时捷在德国其他城市也有一些生产工厂,但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发动机,以及整车的组装,都是在斯图加特的工厂完成的。其中老技工的技艺((know-how)是核心竞争力。

   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成为品质标志,除德国人动手能力强、讲究精益精神外,技工教育是关键。德国实行双向教育,学生们在初中开始分流,大部分去了职业技术学校。在德国,熟练工人很抢手,由于这方面短缺不得不到南欧进口技工,高级蓝领也比普通白领收入高,企业领导人也经常从蓝领中提拔。

    保时捷这类德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老带少、传帮带式的师徒制,这样技艺(know-how)被传承下去;而家族企业的长期稳定又让企业哲学、企业文化得以传承。记者观察,是工匠精神、家族传承和现代科技形成的铁三角让德国制造立于不败之地,仍凭互联网的风口不曾动摇。所谓互联网思维不过是手段,最终目的是能让产品行销全球、企业基业长青。

    德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上市?

    “德国为什么能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引擎?”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,德国咨询公司Berlin Partner 国际事务负责人Thomas Einsfelder的回答是:“因为德国的股市不发达。”这个回答实在有点出乎意料。Einsfelder解释说,德国98%都是中小企业,因为德国的股市不发达(全德国不过800家上市公司),他们很难在把公司做好之后立刻拿去上市,圈钱退出,因而不得不做更为长远的发展规划。而这些中型企业中,有很多都是家族企业,他们比较“一根筋”,信奉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经营哲学——“活下去”比什么都重要,因此他们不会纯粹追求利润,也不擅长资本运作,更是从来没想过上市。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德国股市的不发达。“不过,也正因为资本市场不发达,许多德国企业,尤其是家族企业,都会老老实实地把产品做到最好,把管理做到最好,反而让德国的实体经济变得特别强大。”

    目前,对中国企业影响最大的可分为美国模式和日德模式。美国模式以连锁模式和互联网模式为主,做快做大,上市扩张,以尽快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为目的,手段是价格战、营销战和资本运作。与此相对的是日德模式,与其家族企业和民族性高度相关,本份、执着、技术控、完美主义,区别于美国的高速扩展模式、上市模式,因此+日德鲜有超级互联网公司诞生。

    美国模式对中国企业影响甚巨。集中的表现就是“唯上市论”,导致的隐忧正在成为问题。好像一上市,企业的问题就一了百了。对照当前上市的浮躁之风,日德家族企业步步为营的作法更有借鉴意义。

    德国企业为什么不热衷于上市?因为德国企业中92%都是家族企业,有些是业界翘楚,有些是“隐形冠军”,比如化工医药界人们耳熟能详的拜耳、汉高、默克……家族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“念旧”。记者曾经采访过玻璃业的“隐形冠军”——汉氏玻璃(Glausbau Hahn)的第三代掌门人汉氏夫妇。汉氏玻璃的重量级客户包括埃及国家博物馆、卢浮宫、北京故宫等世界顶级博物馆。这家百年企业坚决不上市,甚至刻意把规模控制在150人以内(超过150的熟人圈极限容易叫不上名字)。Hahn先生告诉记者,公司规模是他的父亲提出来的,当公司的人数在规定范围之内,作为老板,你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,了解他们的性格、家庭,知道他们的需求,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情感维系极为密切。当人数一旦超过出,老板就可能叫不出员工名字,不得不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,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就逐渐疏远,于是员工或许就会不那么卖力地工作,或许会离职,原本那种“以公司为家”的气氛也不复存在了。

    家族企业会把员工及其忠诚、技术、生产工艺都保留在企业内。不会像一些大公司那样,为了更低价的劳动力成本迁厂或将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外包。即使在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,也不轻易裁员,许多员工在这些家族企业中一干就是一辈子,甚至三代同在一家企业的也不在少数。而企业一上市,一切为之改变。为业绩扩张,为业绩迁厂,为业绩裁人,而且按上市条例,企业必须公开专利技术……上市重要,还是将企业打造成命运共同体重要?金钱能长久维持一个命运共同体吗?钱聚人(心)散的现象在中国企业中并不鲜见

    德国制造为什么能行销全球?

    德国版工业4.0的基础是其精益制造。换句话讲,是德国制造“+互联网”,而不是“互联网+”。工业4.0首先要求你的2.0、3.0要扎实,扎实的工业基础,扎实的企业制度,扎实的技工队伍。“德国制造”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,其过程最值得被当作廉价代名词的“中国制造”借鉴。直到上世纪初,“德国制造”仍是以山寨别国为名,而今天德国的机械、化工、电器、光学,直到厨房用具、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,这一逆袭过程中品质主义和工匠精神功不可没,家族企业的传承不可或缺。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,捡起来依然可以用。国际铅笔业隐形冠军辉柏嘉 (Faber-castell)的员工对记者说,他们的现任董事长会爬上数十米高的塔顶将铅笔仍下,务必不折才对产品品质放心。

    据媒体报道,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某记者问彼得.冯.西门子:“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,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?”回答是:“靠的是我们德国人的工作态度,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。”记者反问:“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吗?”答:“不,那是英美的经济学,我们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。我们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:一是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;二是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。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,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。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,事实上,遵守企业道德、精益求精制造产品,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!”这位西门子掌门人说到“天职”上去了,“天职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“上帝要你干的事”。

  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曾问过一位德国的企业家,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“能用100年”呢?他这样回答道:“这有两方面的原因。一个原因是,我们德国没有资源,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,所以必须物尽其用,尽量延长使用期,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。另外一个原因是,我们德国人认为,产品质量的好坏,主要体现在是否‘经久耐用’上。”

    务实耐用曾经是“中国制造”的标志,无论是曾经的中华老字号还是“永久”、“飞鸽”等“上海制造”。只是这些“传统美德”在企业做大做快的过程中丢掉了。当然,企业制度是另外一个根本问题——谁来对“中国制造”的长久品牌美誉度负责?

    疯狂的股市,最终需要坚实的产业来支撑。“妖股”股价再攀升,也要回到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面上来。中国经济的转结构、上档次需要基本面上的改观,这个基本面就是中国制造的智能化和精益化——其中,品质主义和工匠精神是需要把持不变的精髓。

    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启示

    德国专注家族传承研究的WIFU学院的Tom Russen教授介绍说,德国以家族企业为主,但只有10%的家族企业能传至第四代。看来,在德国“富不过三代”这个定律也成立。但10%成功传承的企业一直积累下来也是相当可观的。在本次“2015洞见之德国问道”论坛上,“做大不如做强,做强不如做久”再次被提了出来。如何“做久”?记者观察为两点:一个是企业领导人,另一个是员工。欧洲东方商学院郑赋院长提到山东孟子故居一块墓碑上的铭文:继往圣,开来学。家族企业如何“继往开来”?领导人是个关键。领导人的素质须“德惠兼备”,方能下属追随。有德又给实惠,下属不但追随,而且还尊敬你。按郑院长的归类,有德有才是上品,有德无才是次品。而无德无才只是废品,无德有才啊是危险品。地沟油不是博士研发出来的吗?还有毒品不是化学博士炮制出来的吗?郑院长继而讲解道,作为被领导者,则要尽本分,负责任。但做事不能太满。曾国藩为何将书房命名为“求缺斋”?

    德国家族企业也讲求家道家风的传承的重要性。各知名家族企业都建有自身博物馆,如本次巡访的哈尼尔博物馆类似于中国的宗祠,老哈尼尔留下的自传,类似于家训成为企业理念。东西方在传承方面,方法和手段都是非常类似的,只是讲法不同而已。对于一个立志基业长青的企业来讲,家道家风的传承比业务更重要——业务会更新换代,但家道家风不变。精诚的员工是企业“做久”的另一重要元素。辉伯嘉的负责人Erich Kunde称:“经济危机是暂时的,但是那些具有技能的员工一旦走了,就不会再回来了。”

    企业竞争力来自为客户创造的价值。谁创造的价值?是员工。你不妨将员工当内部客户善加对待,小心呵护

    本次参会的东北企业家刘晓彬点评道:家族企业如果把员工当成本就是短期行为,如果把员工当投资就是长期行为。企业资产负债表上,工资和福利计入成本,自然会误导资方想尽办法节约成本,造成短视,威胁企业的长期发展。我们的心里要清楚,付给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投资,多一些,最有利于企业的长久。

    在郑赋院长看来,中国当下的问题是什么都学,什么都学不好,中国成了个“四不像”。

    欧洲东方商学院陈超教授提醒企业家道:“我们到德国学什么?学理念、传承之道和全球化。前两个其实我们中国人本来足俱,比如内敛低调、不冒进,我们传统也有且上升到理论、家训。在家族传承方面中国传统并不弱。我们中国企业家有责任,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实践之中。”

    “君子务本。本立而道生。”什么是中国家族企业之“本”?富二代培训班讲孝道、并让参会者背诵。在郑赋、陈超看来,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“兵器很多”,关键看你会不会用。

    对于德国家族企业而言,面临的问题是股东太多以至难于决策,比如国际医药巨头默克(MERCK)有三百多人的家族股东,所以你是否愿意为家族牺牲个人利益成为守则。

    对于尚年轻的中国家族企业而言,面临的问题是接班人太少或二代不愿接班的问题。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制度,中国家族企业只有传下一代。但前提是企业要先经营好自己的家族,这是所有事业的根基。只要这棵“家族树”还在,事业不在二代,或许可以在三代、四代有“真命天子”出。当然,首先要保障财富安全,否则一切无从谈起。

    本次论坛上,致力于家族企业研究20年之久的Sabine B.Rau教授画出了一棵“家庭树”,根基是家庭,树干是企业,树叶是环境,首先根基要稳。

    辉柏嘉 (Faber-castell):因为书写,所以珍贵

    德国辉柏嘉 (Faber-castell)艺术家级250周年限量版彩色铅笔木盒套装,京东价¥15000。贵吗?该品牌不断提醒你,你的书写是一种艺术。

    “铅笔贵族”的生意经被行内称作“铅笔贵族”的德国著名品牌Faber-Castell,由纽伦堡的的工匠Caspar Faber所创,从1761年制造的第一支铅笔开始,几百年来一直引领人类书写的潮流。1840年FABER 家庭的第四代继承人Lothar von Faber将品牌发扬光大。在22岁时接掌了家族的铅笔业务,并逐渐将业务推广至欧美,这项行动,使A.W.FABER变成一个国际品牌。1851年,Lothar Faber对铅笔的长度、厚度和铅的硬度,作出他的标准定义。今天,他的规格已经为全世界的同业所接纳,如表明硬度和黑度的H和B。他设定了自己的目标:”制作全世界最高质量的产品以站上最高峰。”因Lothar von Faber对经济和社会上的贡献,1861年受封为贵族,1881年晋升为男爵,更于1865年获得世袭爵位。1898年,Lothar von Faber的孙女成为唯一继承人(Lothar两儿早夭失子),后孙女嫁予Castell伯爵家族,便有了今天的辉柏嘉Faber-Castell品牌。至今,在第八代成员经营管理下,当初的小工作坊已发展到拥有7500名员工的跨国大企业,是世界上最大铅笔与色铅笔的生产工厂,其“拿着铅笔对决的骑士 LOGO”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文具店。家族的第八代灵魂人物安顿·沃夫刚·辉柏嘉伯爵(Anton Wolfgang Graf von Faber-Castell),1978年上任企业掌门。他的座右铭是“使过去的产品再展新生命,并延续传统命脉。”在他主导下开始生产化妆笔,并将家族生意推展到南美洲和亚太区域,他的弟弟安德鲁伯爵则受委任为亚太区董事经理。

    中国辉柏嘉工厂占地2英亩,内设先进的生产设备,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。辉柏嘉在中国设厂是该集团全球化策略的一步棋,旨在应付全球性业务竞争的挑战和顾客的需求。辉柏嘉相信作为社会的一分子,公司负有社会责任,有了自己的木材种植园,以确保生产优质铅笔的时候,不需要砍伐热带雨林的树木。辉柏嘉的木材种植园每砍下一棵树,就会种回一棵新树。Sustainable production,可持续生产是其全球理念。歌德、梵高等不少名人巨匠都与这个品牌发生过故事。今天,人们亲键盘远笔墨,辉柏嘉提出的时代命题是:键盘会让人更愚蠢吗?它告诉你,书写让人思考和总结,而且便于记忆。

    辉柏嘉致力于人类的书写事业,其世家传统也代表欧洲老派风格,代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可贵的人文精神,一种坚守——这种精神受到诸多名人背书,也是其市场立意所在。“审慎书写反映审慎思考。全神贯注,宁心静气,近似高僧坐禅。”“手写出来的句子被证明更易看懂并记住。”“电脑只呈现出最终句子,而书写演绎出整个思考过程。”而该公司劝人书写最打动人的说辞是:用不了多久,我们的后代将读不懂爷爷的贺卡和《独立宣言》。

    据报道,美国教育界目前正推广用手书写。中国小学也重又强调书法课的重要性。任何成功的品牌,都是建立在某种人类恒定的价值观之上或普适情感之上。辉柏嘉也不例外。

    辉柏嘉给我们的启示俄罗斯的石墨,巴西的雪松,中国的橡皮,在这里整合成精美的铅笔彩笔。辉柏嘉的成功靠的是企业家精神,靠的是世家家风,还有德国人的专业主义和精益精神。

    辉柏嘉的专业主义和精益精神,经数代而成为企业文化,即便进入机械化生产,每个岗位还是要有这种精神。不合格的笔会被挑出来送给幼儿园,易折有危险的笔会回炉再利用。现任掌门人曾走到城堡顶上将25支笔丢下,结果无一折断。赢得市场的不是漂亮说辞,而是产品品质。

    为什么奢侈品多数出自欧洲?就因为家族企业的传承。它们未来如何面对全球化竞争,这是个问题。欧美企业的差别,也是中国家族企业的困境所在:快速扩张,多元化发展,还是守住本业,步步为营?辉柏嘉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不止做相对便宜的铅笔,还做特别高端的钢笔,比如他们在东京开了一这样的专卖店,里面的钢笔都是几千甚至几万欧元,通过这样的品牌战略,他们在逐步提高自己的品牌识别度,同时通过强大的企业文化来不断教育消费者。

    许多中国企业理解的转型,就是离开“苦逼”的制造业去做投资等新的看起来更轻松的产业,其实转型最重要的应该是不抛弃主业,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不断去挖掘新的价值和闪光点。

    - 华仕最新动态
    - 华仕精益咨询
    - 华仕业务手册
    - 华仕精益刊物

    © 版权所有:北京华仕汉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京ICP备08100511号-1 小程序开发一诺互联